2023/1/11 发表于841天前 英伦生活 14692
近年来,以电话诈骗作为手段骗取钱财的案件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作为留学生,我们更是要小心谨慎。接到陌生的电话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要轻信电话中所谓的中奖、银行用户调查等信息。
1 邮寄物品被扣留
S同学,初到英国,收到不知名电话,骗子冒充亚马逊的工作人员,告知学生有重要的包裹(衣服和银行卡)涉及违法了,被海关扣留,需要学生登陆某网站,补交高额的罚款和邮费。并且还转接“警局热线”来证明骗子的真实性,告诉学生:有人冒出学生本人的名字和身份证信息邮寄违禁物品,赶紧联系警局,让警察处理。
由于学生刚抵达英国,内心特别恐惧,担心违法而被遣送回国。幸亏及时联系了Lily学姐,学姐给学生分析利害关系后,学生果断放弃了登录网站查证真伪的想法。
温馨提示:遇事莫慌乱,冷静,思考是否最近邮寄过包裹。此外,如果最近确实有包裹,应及时登录官方提供的快递网站或英国客服,提供tracking number进行查证。
2 冒充英国大学的工作人员
W同学,她遇到一个来自英国的电话号码,冒充大学的工作人员,说学生第一个学期的学费没有交纳,学生乍一看是英国的电话,有点半信半疑,便透露了一些个人信息给骗子。骗子要求学生按照短信提示,在“学校官网”输入个人信息,补齐所有的学费。但所谓的“学校官网”就是骗子获取钱财的“钓鱼网站”。
温馨提示:英国大学的工作人员一般不会给任何学生打电话,都是通过邮件形式与学生沟通。如果遇到此类问题,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先与大学学生服务处联系,核实自己的相关信息。切勿在电话中透漏任何个人重要信息。
3 被骗担保金
Z同学,英国学习期间BRP卡不慎丢失。此时,学生恰巧收到一个来自英国本土的诈骗电话,恐吓学生:学生如果因BRP卡丢失,在英国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会被要求遣返回国,但如果交一个担保金,便可顺利渡过。于是,学生在恐惧下,将14万汇款到了骗子卡中。
温馨提示:BRP相当于你在英国的临时身份证,如果一旦丢失,切莫惊慌。你可以选择自己报失,也可以通过学校进行报失。报失后的一个工作日内,HOME office会与你取得联系,一般也是以邮件的方式,补办只需要交纳几十磅的补办费用即可。
除了上述的案例下面的这些情况各位小伙伴也同样要警惕:
如果有电话称从银行打来,一定要小心。因为银行不会询问你的卡片信息,PIN码或者账户细节信息。如果你被要求在结束通话之后回拨,这可能就是个骗局。如果有疑问,可以到当地的银行分行进行查询;
如果有电话称有快递尚未领取,我们也建议大家保持警惕。在英国快递公司一般情况下会通过信件、邮件、短信等渠道发送投递追踪信息,不会通过电话进行主动联系,更不会在没有发送投递追踪信息的前提下,就声称有包裹没有领取;
如果有电话声称从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打来,请保持高度警惕,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领事联系电话会通过官方网站公布。如果大家发现有冒充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进行电话诈骗的行为,也可以向中国驻英国大使馆进行举报。
最后提醒大家,独自留学在外,一定要提高警惕,多多留意哦!祝愿所有的同学们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渡过留学生活。
上一条留学资讯:在英国留学期间生病了怎么办?会有医疗保障吗?
英国高校留学生入学人数在经历显著下降后,于2024年秋季出现回升。根据恩洛利国际学生服务平台公布的数据,2024年5月至9月期间,英国多所高校的招生人数有所恢复。
2024/11/4 发表于178天前 英伦生活 7054
英国高等教育部门预计大约有100所英国大学预计裁员超1万名教职员工
卡迪夫大学是英国顶尖研究型大学联盟罗素集团名校之一,在QS 2025年度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86名,卡迪夫大学位居全英第25名。
2025/2/7 发表于83天前 英伦生活 4375
中国学生占英国国际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每年缴纳约23亿英镑的学费,对英国高等教育体系至关重要。中国学生在英国学习面临独特而尖锐的挑战,而高校的支持力度仍显不足。
2024/12/17 发表于135天前 英伦生活 6408
根据英国官方数据,教育是女生最爱学科之一,且女生:男生比例高达7:2,女生是男生的3倍以上!教育行业需要具备细心、耐心、亲和力和号召力。
2024/11/26 发表于156天前 英伦生活 6275
英国教育部将官宣上调2025/2026学年英国当地学生本科学费
英国大学(主要是英格兰地区的大学)本科年度学费自2017年以来,一直维持在9250英镑。2025年秋季开始,将增加到9535英镑,涨幅3.1%,这将是八年来首次上涨。
2024/11/6 发表于176天前 英伦生活 7852
除了学术和语言要求外,学校还对申请人的年龄做出基本规定。一般来说,申请硕士预科的学生在入学时需年满18岁,以确保其在生活和学习上具备独立能力。
2025/4/8 发表于23天前 英伦生活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