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11 发表于4102天前 英伦生活 32419
于农历新年的期盼,这样的情感连结与认同让我们对新年有了多于在国内时的特殊情愫。
不知道该说是幸运还是遗憾,在伦敦居住18个月却从未能在这里度过一个典型留学生式的中国新年。感谢阅读周,让我可以在去年除夕飞回中国与家人团聚;而对于2012年抵达英国的同学们来说,不少人T4学生签证的到期时间正是中国农历除夕当日。这也意味着,如果没有继续逗留在英国的打算,我们会在2013除夕前几日回到中国。
没能在伦敦好好感受中国农历新年的人,唯有在“后圣诞”时节来释放对自己民族节日的兴奋之情与翘首企盼:尚未完全撤去的圣诞装饰与伦敦街头照旧的人群攒动,还有那些如圣诞时精力充沛的商家似乎成为了我对农历新年的情感载体。相差甚远的节日装束,但却同样渲染着热闹的气氛,制造着一种只有节日前后才涌现的喜悦之情。
随着1月的到来,摄政街上的挂饰、考文特花园市场顶棚的巨型圣诞装饰球逐渐被移走,整座城市提醒我们中国新年就要到来的地方恐怕只剩下平日就人潮密集的中国城。衬着一个阴晴不定的天气,伦敦又变回了那个平日里的伦敦。围绕农历新年的这种炙热情感此时与一个过度“冷静”的周边环境相遇。但这样的相遇所制造的并非是失望,而是这强烈情感的翻涌淹没。
正如每一年此时的留学生一样,身边还会留在英国继续读书的同学们开始谈论着除夕“夜”大家要如何一起度过;去中国城或小聚或采购的次数似乎也比平时多了起来;而最重要的就是,和远在国内的家人来交流自己的第一个海外新年……
过节往往是在过一种情绪,特别是独在海外来过一个中国年。对于农历新年的期盼,这样的情感连结与认同让我们对新年有了多于在国内时的特殊情愫。在这样的心境之下,哪怕是散步到南岸,走进一家浓足英式风的剧场看场话剧,都会让人有一种要过年的感觉。缺少符号化的周边并未削减内心的温暖。
1月末的这几天是中国留学生的一个归国小高峰,临走那天在希斯罗机场看到了不少和我一样准备离开英国的同学。或许我们都多多少少会将这份强烈的,充满海外色彩的,属于年前的激动心情带回国内,这个原本属于这份情感的源地。但是,这样独一无二,经过特殊碰撞出的心情却会永远驻足心间。它属于那一年在英国的我们,成为无可复制的留学记忆中的一部分。
上一条留学资讯:英国或将首次对国际留学生征收医疗费用
下一条留学资讯:英国访问学者张玉洪:中国人给英国带来了什么
不同的英国大学对申请者的学术成绩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英国大学会根据你的本科成绩、语言成绩(如雅思、托福)以及相关学科背景来评估你的申请。
2025/4/17 发表于19天前 英伦生活 1506
兰卡斯特大学的硕士预科课程为国际学生提供了稳健而系统的过渡平台,帮助他们顺利衔接本科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课程不仅重视学生在知识结构上的提升。
2025/4/8 发表于28天前 英伦生活 1867
英国大学联盟呼吁英格兰的学费随着通货膨胀上涨,并要求政府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英格兰的大学每年用于每位本科生的教学和支持费用在1.2万至1.3万英镑之间。该蓝图还表示,需要提高学费和加大政府投资,以阻止该行业“滑向衰退”。
2024/10/29 发表于189天前 英伦生活 6218
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向陌生人提供银行账户信息、身份证号码等重要信息。同时,要注意防范网络诈骗。
2025/4/9 发表于27天前 英伦生活 1772
英国大学今年整体国际学生招生情况不理想,这种不理想不是说中国片区的招募量变少了。反而中国学生各个学校都在扩招状态。
2025/2/12 发表于83天前 英伦生活 5040
UCL 作为享有盛誉的 G5 院校之一,秉持着较为开放的招生原则,对于不同背景的学生,只要综合能力优秀,都给予平等的竞争机会。
2025/1/3 发表于123天前 英伦生活 5629